在撰写学术论文时,不可避免地会引用或套用已有的数学公式。然而,在论文查重中,这些公式的重复可能会导致重复率偏高。本文将介绍几种实用的方法,帮助你在保持公式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,有效降低公式部分的重复率。
为什么公式也需要降重?
虽然公式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数学表达,但现代查重系统(如知网、Turnitin等)也会对公式进行识别和比对。当多篇论文使用完全相同的公式表达形式时,系统会判定为重复内容。此外,对公式的文字解释和推导过程也容易产生文字重复。
提示: 公式降重的核心不是改变公式的数学含义,而是改变其表达形式和上下文描述。
公式降重的实用方法
1. 改变符号表示
在不改变物理或数学意义的前提下,可以适当更换变量符号。例如:
原公式:F = ma
可改为:力 = 质量 × 加速度 或 ℱ = m·a̅
可改为:力 = 质量 × 加速度 或 ℱ = m·a̅
注意: 此方法需谨慎使用,必须确保新符号在学术界有合理依据或在文中明确定义。
2. 调整公式形式
对公式进行等价变形,如移项、展开、合并等:
原公式:E = mc²
可写为:m = E/c² 或 c = √(E/m)
可写为:m = E/c² 或 c = √(E/m)
这种变化保持了公式的本质,但表达形式不同。
3. 添加推导过程
不要直接抛出公式,而是增加必要的推导步骤或解释说明:
- 说明公式的物理/数学背景
- 展示从基本原理到目标公式的推导过程
- 解释每个参数的意义和取值依据
这样即使公式本身相同,上下文内容也是独特的。
4. 改变表述方式
对公式的文字描述进行改写:
- 避免直接复制教材或文献中的标准描述
- 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公式的含义和应用场景
- 结合自己的研究背景进行个性化说明
5. 使用不同数学表达形式
同一概念可能有多种数学表达方式:
微分形式 vs 积分形式
向量表示 vs 分量表示
指数形式 vs 三角函数形式
向量表示 vs 分量表示
指数形式 vs 三角函数形式
重要提醒: 公式降重绝不能以牺牲科学性和准确性为代价。所有修改必须确保数学逻辑正确,且符合学术规范。对于公认的标准公式(如爱因斯坦质能方程),直接引用并正确标注来源通常是最佳选择。
总结
公式降重的关键在于理解而非复制。通过改变表达形式、增加原创性解释、展示推导过程等方法,可以在保持公式科学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重复率。记住,查重系统检测的是文字表达的相似性,而非科学真理的唯一性。
最重要的是,任何降重技巧都应服务于学术诚信和研究质量,而非试图规避学术规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