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撰写学术论文时,我们常常需要引用或解释一些基础概念的定义。然而,这些定义在教材或权威文献中往往表述相似,直接引用容易导致查重率偏高。本文将介绍几种实用的方法,帮助您对概念性定义进行有效降重。
1. 理解后重新表述
最根本的方法是彻底理解概念的内涵,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表述。避免逐字逐句照搬原文,而是抓住核心要素,用不同的句式和词汇表达相同的意思。
示例:将"人工智能是让机器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科学"改为"人工智能致力于使计算机系统具备类似人类的认知能力,如学习、推理和问题解决"。
2. 拆分与重组
将一个完整的定义拆分成几个部分,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,再重新组合。这种方法可以改变句子结构,降低重复率。
例如,原句:"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教育情境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"。可拆分为:"教育心理学关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。它主要探索学习、教学及发展等领域的规律性。"
3. 使用同义词与近义表达
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,替换关键词。注意选择学术语境中恰当的词汇,避免口语化或不准确的替代。
如"研究"可替换为"探究"、"分析";"方法"可替换为"途径"、"策略";"重要"可替换为"关键"、"显著"等。
4. 增加解释与扩展
在定义后加入自己的理解或补充说明,不仅降低了重复率,还体现了作者的思考深度。
例如,在定义"元认知"后,可以补充:"这一概念强调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监控与调节能力,在自主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"
5. 引用规范来源
对于公认的经典定义,如果难以改写,应采用规范的引用格式(如APA、MLA等),并明确标注出处。合理引用不会被计入重复率。
注意:即使引用,也要控制比例,避免过度依赖直接引用。
6. 综合多个来源
参考多个文献中对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,融合提炼出一个综合性的定义。这既能体现文献阅读的广度,又能自然降低重复率。
例如,综合三篇文献对"核心素养"的定义,提取共同要素并重新组织语言。
注意事项
降重的目的是在保持原意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原创性,切忌为了降重而扭曲概念本意。学术诚信是根本,所有修改都应建立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