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撰写学术论文时,专业术语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。然而,过度重复使用相同术语容易导致查重率偏高。本文将介绍几种在保持原意和学术严谨性的前提下,对专业术语进行合理降重的方法。
为何需要对专业术语降重?
虽然专业术语具有固定性和准确性,但在同一篇论文中反复出现,尤其是在摘要、引言和结论部分,容易被查重系统识别为重复内容。适度降重有助于提升论文的可读性和原创性表达。
降重的基本原则
- 不改变原意:任何改写都必须确保术语的学术含义不变。
- 适度使用:核心术语仍需保持一致性,避免因过度替换造成理解混乱。
- 符合语境:替换词或表达方式需与上下文逻辑一致。
常用降重方法
1. 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表达
在不影响专业准确性的前提下,使用学术界公认的同义词或近义表达。
例如:“人工智能” 可替换为 “AI技术” 或 “智能系统”(视语境而定)。
2. 改变词性或句式结构
通过变换词性或句子结构来避免重复。
例如:“该模型具有高精度” 可改为 “该模型的精确度较高”。
3. 使用指代或省略
在上下文明确的情况下,可使用代词或省略术语。
例如:前文已提及 “深度学习算法”,后文可简称为 “该算法” 或 “此方法”。
4. 增加解释性短语
将术语与解释结合,实现自然替换。
例如:“区块链技术” 可描述为 “一种基于分布式账本的加密技术”。
提示:对于领域内高度标准化的术语(如“DNA”、“熵”、“傅里叶变换”),不建议强行替换,应优先保证科学性。
注意事项
- 避免使用非标准或生造词汇。
- 首次出现术语时,建议标注英文全称或缩写,便于后续指代。
- 降重后务必请导师或同行审阅,确保学术表达无误。
掌握专业术语的降重技巧,不仅有助于通过查重检测,更能提升论文的语言表达质量。关键在于平衡 准确性 与 多样性,做到既专业又流畅。